台灣社會和核能

2024年2月26日—台灣資源匱乏,高度依賴進口,加上孤島型電力供給系統,使得能源議題備受台灣社會高度關注,成為歷次台灣“大選”必備話題。“擁核”與“反核”爭議更是台灣能源議題 ...,2024年2月12日—李堅明表示,國內長期忌諱談論核能,避免被貼標籤,但核能是科學、專業、實務的問題。他認為面對極端氣候挑戰,台灣必須具備能源韌性,同時也要邁向淨零轉型。,2024年2月13日—根據政府規劃,台灣將於2025年邁向「非核家園」,並於20...

台灣核能利用爭議的未來走向

2024年2月26日 — 台灣資源匱乏,高度依賴進口,加上孤島型電力供給系統,使得能源議題備受台灣社會高度關注,成為歷次台灣“大選”必備話題。“擁核”與“反核”爭議更是台灣能源議題 ...

台灣該不該用核能? 社會難獲共識

2024年2月12日 — 李堅明表示,國內長期忌諱談論核能,避免被貼標籤,但核能是科學、專業、實務的問題。他認為面對極端氣候挑戰,台灣必須具備能源韌性,同時也要邁向淨零轉型。

台灣該不該用核能? 社會難獲共識

2024年2月13日 — 根據政府規劃,台灣將於2025年邁向「非核家園」,並於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。 不過,專家認為,台灣若不使用核能,將難以達到淨零的目標。

李敏: 台灣不能放棄核能

核電廠計算風險概率被稱為「科 技事實」,但是它可能明天就發生, 稱為「社會事實」。 號稱客觀計算出 來的風險概率並不等於民眾主觀認定 的風險認知。

核能問題不會不見:別將GDP成長的外部成本轉嫁給公民社會 ...

2024年6月4日 — 每當經濟發展需要更多電力,就有興建或延長核能電廠的使用壽命的呼聲,但無法處理的核廢料卻轉嫁給了公民社會。電力成本除了金錢成本之外, ...

核能政策 - 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

台灣核能風險溝通之結構性困境​ 公民的素養確實需要培育,公共議題的討論過程則有助於公民在能力上的學習,而公民在議題的學習能力,實然已超過於科技官僚們的想像...

經濟成長優先,核能問題不會變不見:別讓GDP成長的外部成本

2024年6月4日 — 每當經濟發展需要更多電力,就有興建或延長核能電廠的使用壽命的呼聲,但無法處理的核廢料卻轉嫁給了公民社會。

臺灣核能

台灣核能目前產生300億度電發電量,佔中華民國總發電量12%、能源消耗8%(2020年)。採用ABWR設計之核四廠建設由於部份民眾反對,自2014年宣布停建。中華民國自1970年代 ...

認識:為什麼反核?

為什麼反核? 福島核災後,越來越多台灣人驚覺核能可能帶來的風險與危害,進而重新思考零核電的可能。309 全台20 萬公民上街表態,廢核已成為超過七成民眾的共識。

邁向2050淨零,台灣不需要靠核能發電

2024年8月6日 — 除了氣候變遷,核電還面臨著戰爭和安全威脅。例如,核電廠可能成為戰爭或恐怖主義活動的目標,這可能會導致核材料被竊取或損壞,進而對公眾安全產生極大的威脅 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