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禪四果

2013年9月15日—何等為四?謂須陀洹果、斯陀含果、阿那含果、阿羅漢果。」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六(七一五)何等為定覺分食?謂有四禪思惟,未生定覺分令生起,已生定覺分 ...,2021年4月5日—幾乎所有的聖人要成就聖道,都是在入四禪修我空觀,成就初果、二果、三果、四果,成就初地、二地乃至於十地,四禪是最好的。但是如果是一個外道的行者,他 ...,譬如羅漢果位我們分四果:初禪,初果羅漢,初果叫什麼?你們諸位報告看?(須陀...

四禪的定義及修證四禪的方式?

2013年9月15日 — 何等為四?謂須陀洹果、斯陀含果、阿那含果、阿羅漢果。」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六(七一五) 何等為定覺分食?謂有四禪思惟,未生定覺分令生起,已生定覺分 ...

天乘四種禪定之四禪

2021年4月5日 — 幾乎所有的聖人要成就聖道,都是在入四禪修我空觀,成就初果、二果、三果、四果,成就初地、二地乃至於十地,四禪是最好的。但是如果是一個外道的行者,他 ...

唯識與中觀南懷瑾先生講述

譬如羅漢果位我們分四果:初禪,初果羅漢,初果叫什麼?你們諸位報告看?(須陀洹)好。二果呢?(斯陀含)啊。三果阿那含,四果是阿羅漢,這四果。初禪可以得初果。初 ...

四種禪定

「四禪定」又名四靜慮,為內外道共修,超欲界,生色界,四禪是由十八種功德支持,總體稱為「四禪十八支」。 初禪的前行有: 粗住:安住、端身、攝心,氣息調和,覺此心路, ...

無聞比丘,以修得四禪的境界,當做證得四果羅漢

這四禪天都是坐禪的前方便,並非究竟法也。無聞比丘以此境界,當做證四果羅漢,乃是因為缺乏智慧,妄自驕傲,未證言證。

南懷瑾老師語錄

2020年11月4日 — 拿羅漢境界來說,羅漢有四果,四種不同的果位,與四種禪定層次互相配合。無論是修禪或密宗,學大乘及小乘,都離不開此四禪八定的原則。

四果羅漢:須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和阿羅漢

2020年8月2日 — 四個果位,分別是須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和阿羅漢。須陀洹是小乘佛教修行證得的第一個果位。小乘佛教認為,一個凡夫要修成阿羅漢果,前後要經歷 ...

公案:善見比丘誤認四禪為四果

2016年3月15日 — (善見比丘執四禪為四果)「禪定」可以把三界的貪、瞋、煩惱都停下來,但是「慢」心通於三界。「慢」煩惱不破壞禪定,只要還在「凡位」就一定有「慢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