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的書院

2017年12月31日—清代台北盆地共有五座書院,目前僅存三座,分別是明志書院、學海書院和大觀義學。現位於泰山區明志路2段的明志書院,是由胡焯猷及郭宗嘏於乾隆二十八年( ...,康熙四十三年,台灣的第一座典型書院-「崇文書院」成立,由安東坊義學改建,第二座為巡道梁文瑄建『海東書院』。清朝開始鼓勵書院教育使其發揮優良傳統。清朝雍正十一年 ...,本書先從「總論」針對台灣的書院做一個整體性的介紹,從書院發展的歷史、書...

介紹清代在台灣建立尚存的20所書院

2017年12月31日 — 清代台北盆地共有五座書院,目前僅存三座,分別是明志書院、學海書院和大觀義學。 現位於泰山區明志路2段的明志書院,是由胡焯猷及郭宗嘏於乾隆二十八年( ...

台灣書院

康熙四十三年,台灣的第一座典型書院-「崇文書院」成立,由安東坊義學改建,第二座為巡道梁文瑄建『海東書院』。清朝開始鼓勵書院教育使其發揮優良傳統。 清朝雍正十一年 ...

台灣的書院

本書先從「總論」針對台灣的書院做一個整體性的介紹,從書院發展的歷史、書院的體系制度、建築的結構與意義、書院中奉祀的神明與祭典,引領讀者深入瞭解台灣書院的全貌。

書院

書院. 清代臺灣的教育機構。書院做為中國科舉時代士子講學之所,約始於唐代中葉,盛行於宋,明、清兩朝更為普及。除官方出資之外,亦有私家出錢設立之書院。

書院(台灣)

臺灣的書院可以分成「正規書院」與「非正規書院」,其中正規書院又可依照管轄機構分成「道轄」、「府轄」、「廳轄」、「縣轄」,而非正規書院則可細分成「義學」、「社學」 ...

書院(台灣) -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
臺灣的書院可以分成「正規書院」與「非正規書院」,其中正規書院又可依照管轄機構分成「道轄」、「府轄」、「廳轄」、「縣轄」,而非正規書院則可細分成「義學」、「社學」 ...

清代臺灣書院分布圖

康熙二十二年(1683)施琅在臺灣府治首建西定坊書院,此後二十餘年間有數所書院成立,但都僅是義學性質。至康熙四十三年(1704)崇文書院成立,臺灣才有重考課、科舉的 ...

清代臺灣書院分布圖- 資料集

總計清廷領臺共二百一十三年,建立的書院約有六十餘所。至日治時期,因推行學校教育的關係,書院遂失去它原有的功能,紛紛停課了。至今遺跡尚存的書院有十九所,其它的書院 ...

臺灣書院(文化組)

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臺灣書院成立於2012年,為中華民國文化部於美國設置的4個文化據點之一,設立宗旨為於美西地區推廣介紹台灣多元文化,及推動、媒介台灣視覺 ...

臺灣的書院

本書介紹書院的由來、台灣書院設立的經過、制度,並表列出台灣各地書院之地點、沿革等,對於瞭解台灣早期教育狀況極具參考價值。書中收錄多幅台灣書院版圖,其中草屯登瀛 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