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娘家意思

回娘家,在中国北方又称走娘家。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汉族岁时风俗。每年正月初二、初三,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,夫婿要同行,所以俗称迎婿日。,2022年2月2日—回娘家是亞洲不少國家的新春習俗,指已出嫁的女兒於新春期間其中一天與丈夫、子女返回娘家,這天又稱迎婿日。大部分華人和日本傳統上是在正月初二回 ...,2023年1月29日—按照古代傳統婚姻習俗,女人結婚後的第3天要回娘家,又稱為「回門」,尤其是許多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十分重...

回娘家

回娘家,在中国北方又称走娘家。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汉族岁时风俗。每年正月初二、初三,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,夫婿要同行,所以俗称迎婿日。

正月初二回娘家習俗怎麼來的?由來跟公主有關?

2022年2月2日 — 回娘家是亞洲不少國家的新春習俗,指已出嫁的女兒於新春期間其中一天與丈夫、子女返回娘家,這天又稱迎婿日。大部分華人和日本傳統上是在正月初二回 ...

古代新娘子婚後第3天為何要回娘家? 原因太難以啟齒了

2023年1月29日 — 按照古代傳統婚姻習俗,女人結婚後的第3天要回娘家,又稱為「回門」,尤其是許多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十分重視「回門禮」,因此新郎倌為了給岳父、岳母留 ...

文化部文化資產局

2016年2月8日 — 台灣俗語: 「有父有母初二三,無父無母湊擔擔」,意謂父母健在時女兒可以在初二初三回娘家作客,父母去世之後,只能留在家中幫忙做家事,這是沒有父母的 ...

歸寧是什麼意思?新人必知歸寧宴涵義、時間及流程懶人包

在傳統習俗中,歸寧又可稱為「返外家」、「回門」、「歸省」、「頭轉客」或「作客」,意指新娘出嫁後,第一次正式帶著另一伴回到娘家的行為。而其寓意在於提醒新人們,即使 ...

【一期一會】回娘家

俗話說,「嫁出去的女兒,潑出去的水」,傳統社會中,婦女出嫁後就與夫家一同生活,少有時間回娘家拜見父母。這個台灣年節傳統習俗--大年初二回娘家是代表父母對出嫁女兒 ...

為何一定要初二才能回娘家?出嫁女兒吃晚餐、午睡帶衰全家人

2023年的農曆大年初一正好在1月22日,而1月23日則是大年初二,也就是出嫁女兒回娘家的日子,雖然「初二回娘家」是華人社會中約定俗成的傳統,但初二回娘家的說法到底是 ...

回娘家(新春)

回娘家是新春習俗,指已出嫁的女兒於新春期間其中一天與丈夫、子女返回娘家,這天又稱迎婿日。大部分華人和日本傳統上是在正月初二回娘家(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把新年習俗 ...

回娘家

回娘家,可以指漢語圈(陸港澳台等地)的習俗:. 回門 · 歸寧 · 回娘家(新春); 歌曲《小媳婦回娘家》. 這是一個消歧義頁,羅列了有相同或相近的標題,但內容不同的條目。

歸寧

歸寧又叫回娘家、返外家,係指已婚婦人由夫家返外家。一般返外家叫歸寧,而迫不得已返外家,叫大歸,例如亡國、遭夫棄、舊時犯七出之條等。而初結婚,亦有回門之禮,亦 ...